首页 >> 正文

对州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6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115323000151674288-/2019-0709044
  • 公开范围:公开
  • 发布机构:楚雄州民政局
  • 标题:对州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6号建议的答复
  • 发文日期: 2018-10-30
  • 文号:
  • 主题词:

王惠芬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对“三留守”人员的关心关爱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2016年,我局会同州公安局、州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农村“三留守”人员的排查统计,全州共排查出农村留守儿童20644人、留守老人28408人、留守妇女11317人。

一、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印发后,省、州人民政府都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贯彻实施意见。我州出台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13条措施,并投入资金276.4万元,专项用于乡镇中心校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村级完小视频通话系统建设,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活动阵地和与父母交流的平台。2016年12月开始,启动农村留守儿童“合理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重点落实家庭监护、强制报告、临时监护、控辍保学、户籍登记任务和打击遗弃行为。截至目前,通过专项行动各项措施的落实,一些外出务工父母双方或一方返家照料孩子,全州农村留守儿童减少了2975人,统计在册的17669名儿童已全部与委托监护人签订了《委托监护责任书》并录入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目前,专项行动相关工作仍在开展,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督促各项任务的落实,力争尽早实现“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监护范围,杜绝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护现象,有效遏制监护人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行为,切实兜住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底线”的工作目标。

二、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关爱服务

民政部已会同公安部、司法部、财政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民发〔2017〕193号)。目前省级相关部门的贯彻意见尚未印发,我局已结合前期开展的排查统计,会同公安、司法、财政、人社、卫计、扶贫、老龄办开展调研,拟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制订我州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的贯彻措施。一是强化家庭主体责任。督促子女或其他赡养人依法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鼓励邻里乡亲为留守老年人提供关爱服务,避免让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单独居住生活。二是发挥村委会的权益保障作用。村委会要及时了解留守老年人生活情况,将存在安全风险和生活困难的留守老年人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及时通知并督促其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予以照顾,同时报告乡镇人民政府。三是发挥为老组织和设施作用。通过支持乡镇、村建立老年协会或其他老年人组织,鼓励留守老年人入会互助养老。有条件的农村敬老院,可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基础上,发挥辐射功能,为经济困难家庭的高龄、失能留守老年人提供服务。四是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引导城市和农村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为留守老年人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需要的志愿服务。五是加强政府支持保障。督促各级政府将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与老龄工作、养老服务协调推进。明确公安、司法、财政、人社、卫计、扶贫、老龄等部门的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加强资源整合,为留守老年人获取有关服务以及与其外出工作子女亲情交流等搭建服务平台。

三、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

从排查统计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由于条件较好的年轻妇女更多地加入到外出务工队伍中,留守的妇女逐渐由青壮年向中老年转变,大多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局面,老人的照料和子女的学业辅导都需要妇女留守承担照料责任。她们不仅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还要面临极大的心理煎熬,丈夫外出后的焦虑、不安全感和无助感一定程度上影响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对于农村留守妇女的关爱服务,目前我省各级均未出台综合性的政策措施,我州各级相关部门虽结合单位职责和工作实际,作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没有形成整体的关爱服务体系,州内一些留守妇女的生活处境和心理健康状况仍然堪忧。针对你在建议中提出的问题,我局将根据部门职责,会同相关部门,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推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一是推动外出务工人员流入地执法把流动人口及其家庭的需求纳入城市规划的长期考虑,为流动人口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在城市中实现家庭团聚、安居乐业,使更多有意愿的妇女可随丈夫进城务工,实现流动人口家庭化。二是改善流出地整体环境,营造留守妇女关爱扶助氛围。结合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缩小城乡差距,发展农村经济,建立起关爱和扶助农村留守妇女及其家庭的社会支持体系。三是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关爱和服务留守妇女的合力。通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回乡创业,加大对农村妇女培训的力度,科学提升留守妇女致富能力等措施的落实,切实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水平。

楚雄州民政局

2018年9月3日

联系人及电话:王志朝 302689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