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楚雄州委:
你提出的关于解决城镇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体现民生关怀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我州各级民政部门积极配合人社部门做好困难群众就业安置工作,建立困难家庭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广开就业渠道,细化政策落实,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健全服务体系、做好就业援助等措施,确保就业困难人员、低保对象及“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取得实效。十二五以来,我州共安排零就业家庭就业946户,安排困难人员、低保对象就业3.08万人。具体工作中:一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积极就业政策,采取橱窗、墙报、板报、登门入户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技能、送岗位、送补贴等活动,深入就业困难人员相对集中的社区(小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把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政策送到他们身边,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准确摸清情况,提供就业服务。准确掌握就业困难人员及“零就业”家庭实际情况,每季度在全州范围内开展特殊就业困难人员及“零就业”家庭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做到“零就业”家庭户数准确、分布情况明晰、就业困难人员构成清楚、就业意向明确,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援助提供准确基础数据,有计划、有重点地为每一位有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制定一份专项援助计划,采取“一户一策、一人一策”的措施,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和分类援助等方式促进其实现就业。为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免费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就业援助服务。三是充分发挥就业服务功能促进就业。对困难人员及“零就业”家庭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促进其尽早实现就业。将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纳入重点就业推荐对象,根据其自身能力条件,结合用人单位用工需求,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推荐困难人员及“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他们的就业岗位,提高就业成功率;积极开发适用性强的创业项目,组织就业困难人员及“零就业”家庭成员参加创业培训,对创业成功的给予优先落实就业小额贷款,帮助他们创业发展。四是建立就业援助的长效机制。完善调查登记制度,实施动态管理,督促乡镇、社区社会保障平台定期开展上门入户调查走访工作,准确掌握就业困难人员及“零就业”家庭的总量、具体情况和就业愿望等基本情况,建立健全专门的基本台账,指定专人负责,适时实施跟踪服务,对新增的“零就业”家庭及时登记,并及时启动援助预案,采取有效的就业援助,出现一户解决一户,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对困难的特殊困难人员进行重点帮扶,确定帮扶责任人员,确保特殊就业困难人员能够实现就业。
下步,我州各级民政部门将积极配合人社部门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就业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持低保人员、零就业家庭等特殊困难就业群体的援助和帮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注重实效,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有计划、有重点、有组织地开展走访调查,并针对援助对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更加科学和实用的专项就业援助计划,实施分类援助,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同时,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完善就业援助登记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台账,强化动态管理,实施跟踪服务。对新增的就业援助对象进行及时登记,迅速启动援助预案,实施有效的就业援助,确保就业援助取得实效。二是措施有力,突出成效。继续积极引导困难人员及“零就业”家庭人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援助对象开展针对性强的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稳定率。积极向上争取就业专项资金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重点安置低保对象等特殊困难就业群体就业,解决其就业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的落实力度,帮助他们解养老、失业、医疗等后顾之忧。三是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台、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相关的积极就业政策,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技能、送岗位、送补贴等活动,并进一步突出实效,把各类就业援助送到就业困难人员及“零就业”家庭人员身边,使其享受到方便、快捷、周到的就业服务,在积极就业政策的扶持下促进其就业。
楚雄州民政局
2017年8月28日
联系人及电话:杨正光 3026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