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对州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384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115323000151674288-/2020-0224013
  • 公开目录:2019年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楚雄州民政局
  • 标题:对州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384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日期: 2019年10月12日
  • 文号:
  • 主题词:

陈金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水平”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我州近年来在加快城乡社区治理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切实加大社区基础投入,夯实城乡社区工作基础

近年来,我州社区建设在健全和完善社区组织体系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对社区的投入:一是加大投入力度,解决城乡社区办公场所问题。2016年至2018年,争取省级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8个,补助资金380万元。新建2086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共投入经费4.9776亿;二是不断提高村(社区)干部待遇,稳定基层村社干部队伍。从2018年7月1日起,将我州村(社区)干部岗位补贴每人每月提高1000元,每年新增加岗位补贴财政支出6425.22万元,并于2019年建立了村干部岗位补贴长效机制,进一步有效的加强了村干部和小组长的待遇保障,稳定了村社干部队伍,不断激发村社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三是确保社区培训经费足额到位。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关于解决和谐社区建设上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云办发〔2010〕15号)和《中共楚雄州委办公室、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解决全州和谐社区建设中几个具体问题的意见》(楚办字〔2010〕63号)规定,社区工作人员教育培训按每个社区每年5000元的标准安排,省、州、县分别按20%、30%、50%的比例承担,几年来,各级社区培训经费均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到位,确保社区人员能及时参加各类培训,2016年至2019年全州共投入教育培训经费共232.5万元。

(二)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性政策落地,不断创新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质量

一是深入调研,扎实推进各项城乡社区改革政策落地。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村(社区)治理创新,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先后推动州委、州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方案》《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和《楚雄州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实施方案》,督促指导州、县(市)健全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出台配套政策措施,积极推行社区工作准入,厘清政府购买服务和社区自我服务“两个清单”,指导县市尽快公布一批政府购买服务清单。系列改革性文件的落地,基本实现了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全面提升我州城乡社区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和组织化水平,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主动作为,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积极主动为州委、州政府决策参考服务,起草了《楚雄州关于构建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体系促进城乡社区治理实施方案》(送审稿),以构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系统化治理”为目标,依托健全完善、高效运行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构建以县市、乡镇、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四级治理”为基础纵向到底、共商共治为主要内容的网格化工作模式,在不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管理格局和基层民主自治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标准和要素将村(社区)合理地划分为若干网格状的单元,整合基层现有服务管理资源,对网络实行全方位、精细化的动态管理,实现社情民意及时收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信访案件及时处理、刑事治安发案降低、安全事故隐患减少、基层管理健全、服务不断完善、社会平安和谐、人民群众满意的目的。整合电子政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平台和党建、公安、民政、社保、水利、国土、信访等相关部门数据资源,建成集党建帮扶、社会治理、社会事务、矛盾调处、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基础数据“信息化”,指挥调度“可视化”,事项处理“智能化”,考评考核“科学化”,为推动州委、州政府加快实现基层“一部手机治理通”提供重要参考。目前,州委、州人民政府《楚雄州实施党建引领“一部手机治理通”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已出台,《意见》对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等五大类多项具体工作在基层的落实做了明确要求,城乡社区治理也纳入其中,并作为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系列工作的推进落实,我州社区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更加有力,村(居)民自治更加健全,城乡基层公共服务更加优质,乡风民风更加文明,基层政权更加巩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发展共享的“幸福生活圈”。

二、下步的工作打算与构思

(一)抓好“一部手机治理通”民政部门涉及的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部手机治理通”是州委、州政府为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力,推动共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并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彝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在全州实施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民政部门作为负责全州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建设和社区治理的部门,更要不折不扣地抓好民政涉及工作的贯彻落实和民政各项民生政策在村社基层的落地和服务指导。

(二)推动加快社区职能去行政化

落实好中央、省、州各项规定,进一步理清社区居委会各项职能职责,指导各县市对社区目前承担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规范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服务站的职能,切实解决长期以来社区职责不清、行政事务负担过重等问题。严格执行“准入制”,真正将社区准入制度落到实处。建立社区治理统一考核机制,减少各部门对社区的多头考核,同时加大对相关部门向社区指派性工作的考核。推动将直接为群众、企业服务的行政职能委托和赋权,增强城乡社区的服务力、执行力。减少社区行政性事务,强化社区公共服务职能。

(三)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

推动各县市落实建立社区公共服务项目清单,通过向社区居委会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政府行政性事务的开展问题。以群众诉求为导向,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针对居民的公益性需求,通过社工、社会组织提供精神慰藉、法律援助、助学助困等公益性服务。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不断探索为民服务的新机制、新领域。强化科技信息支撑,探索以“一部手机治理通”APP、求助电话、社区服务微信群、QQ群等为载体,构建一个覆盖全区、社区的信息服务平台,24小时全天候提供生活类、资讯类、事务类、商务类等多项服务,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服务求助网络。

(四)着力提升社区干部服务能力

立足于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职业化,不断壮大社区工作者队伍,大力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一是落实和明确社区工作者的配备标准。认真落实州委、州人民政府《楚雄州实施党建引领“一部手机治理通”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网格化管理,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划分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2名网格员(社工)作为“全科医生”负责收集社情民意、调解予盾纠纷、服务居民群众等工作。二是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并构建长效机制,进一步稳定社区工作队伍,社区工作经费要足额纳入财政预算。三是促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能力素质,使原有的社区工作者更快地完成角色转换,更好地胜任新时期社区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五)强化社区治理能力

建立“三社联动”机制,将社工人才培养、社会组织培育与打造社区服务平台相结合,建立社工有组织承载、社会组织有项目开展,社区各组织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联动的社区治理模式。一是强化加大政策扶持培育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的成立,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建和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兴办公益事业,并为之提供政策、项目、资金等资源支持。二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工作。通过招募志愿者使志愿者成为推进社区发展的主力军,依靠志愿者人员来做大量的教育和服务工作,有利于社区工作者专注于组织和管理。同时科学构建有效机制,引导社区片区里的机关、事业、企业单位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为社区治理贡献积极力量。

感谢你对民政工作的关心与关注。

2019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