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街镇敬老院位于武定县城西南面,距县城54公里。始建于1987年,占地面积14.2亩。猫街敬老院现有住宿楼三幢,总建筑面积2220m2。其中:1987年始建的320 m2 砖混结构住宿楼一幢;2008年新建住宿楼480 m2 ,活动室120 m2 ,投资150万元;2012年改扩建新建框架结构住宿楼1027 m2 ,新建餐厅273m2;院内绿化面积4795 m2 ,渔塘面积1300 m2 总投资326万元;历年合计共投入建设资金476万元。设有床位数140个,现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08名,敬老院管理人员14名。30年来,敬老院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老人,强化管理,逐步发展,不断改善院民生活条件,提高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敬老院建设全面发展,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2013年被省民政厅评为三星级农村敬老院。
一、创新管理模式,突出“三化”建设
一是管理规范化。敬老院制定《院长职责》、《管理人员职责》、《院民公约》等,规范和完善了敬老院的各项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二是服务精细化,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亲老爱老、优质服务、老人至上”的工作理念,不断提高五保供养对象的满意度。三是人员专业化。工作人员实行严格的考试后正式聘用,并与敬老院签订聘用合同。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使他们掌握照顾老人饮食起居、一般疾病护理和心理疏导的基本知识,实行定岗、定人、定责,根据入院老人中高龄老人,残疾人多的实际,积极推崇”人性化管理、个性化服务、专业化运作、社会化互动”服务模式,不断提高老人的满意程度和幸福指数。
二、健全三项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健全达标评审机制。积极参与省级敬老院等级达标创建活动,促进敬老院上档升级。2013年经过省、州主管部门严格评审,被评为全省三星级敬老院。二是健全整改落实机制。乡镇民政所定期对敬老院的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查找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确保敬老院管理服务质量持续提高。三是健全社会公示机制。及时公开院内各项收入,支出项目包括接收捐赠的物资及款项,自觉接收院民和社会的监督。
三、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和谐气氛
猫街镇敬老院结合工作的特殊性,定期组织工勤人员学习推崇敬业、奉献、孝亲敬老精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的思想”,把“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把自己当做老人的儿女,像孝敬父母、长辈一样对待院里的老人,细心观察老人的需求,贴心为老人服务,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经常组织工作人员与入住老人交心谈心活动,聆听老人们的心声,学习他们丰富的人生经验,传承他们的优秀品质,拉近管理人员和老人间的距离。
四、丰富文化娱乐,营造温馨家园
为了丰富五保老人的化生活,敬老院管理人员给老人们买来了笛子、二胡等乐器,开办舞蹈、声乐、书画、识字、营养保健等课程,提升院内老人的自身素养,组建敬老院业余文艺演出队,与各村委会文艺队结成对子,每季度举办一次联欢会。端午节、火把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重要节日,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和组织老人自编自演节目或邀请文化站、村级文艺队、学校等单位来院演出,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春节期间从除夕到初七,院内还举行包饺子、联欢会、猜谜语、扑克象棋大赛等联欢活动,让老人感受家的温暖。大学生村 官和志愿者定期到院里陪老人聊天,帮助老人干力所能及的事,排解老年人内心的忧愁和寂寞,给他们精神上的慰藉,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爱老、敬老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