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楚雄州委:
你们在州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推进健康养老服务建设的提案》,(第212号)交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楚雄州是云南省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和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2022年楚雄州常住人口237.2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44.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8.72%,居全省第二位,65周岁以上老年人33.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4.2%,居全省第一位。
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按照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要求,大力推进居家社区服务、医养融合、产业发展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全州养老服务业总体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广大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截至目前,我州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总数已达399个,可提供养老床位16222张。其中:公办养老机构94个,提供床位10043张;民办养老机构(含公建民营机构)17个,提供床位3027张;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288个,床位3152张。
二、工作情况
(一)拓展老年健康医疗服务设施范围。一是持续深化医养合作。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放老年专科或老年病门诊,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建立能够提供老年病防治、老年康复和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二是开展试点,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医养结合重要平合。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村卫生室与养老机构、社区养老综合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中心的关联度,大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能力。三是加强康复医疗机构建设力度。大力鼓励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专科医院或护理院,推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老年护理床位和康复功能床位,强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突出健康管理、康复治疗、护理照护功能建设,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专结合、医防融合的服务能力,做实居家养老健康医疗服务。
(二)加大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我州目前共有三种医养融合模式,一是医养合作,公办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通过签约建立合作关系,签约率达100%;二是以养为主,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在内部设立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增加护理性床位,提升照护能力,如元马镇中西敬老院、楚雄康寿老年天佑颐养院等;三是以医为主,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如禄丰市中医医院医疗养老中心。我州目前已有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10家,主要针对独居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心脏疾病、糖尿病、肾功能衰竭、骨折康复、难治性疾病晚期等患病老人开展日常照护服务、医疗服务、中医药服务、护理服务、康复服务以及安宁疗护等,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养老需求,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和子女照顾老人的负担。
(三)优化老年健康服务方式。一是进一步优化以医养结合服务为亮点,为老年人提供持续健康管理的照护模式(预防—延缓—治疗)。二是为老年人定制个性化照顾护理及运动康复计划,通过评估、计划、实时跟踪、评价、再提升的循环模式,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三是规范做好老年人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加强老年人疫苗接种服务,完善老年人健康档案。
(四)继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实施。2023年,争取省级福彩公益金480万元,在全州10县市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完成1600户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楼梯坡道、移动坐便器、护理床、围栏扶手等设施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年人解决了一部分生活自理问题,让空巢、残疾、留守、高龄困难老年人群体能够安心在家养老。
(五)持续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员培养培训体系。支持州内高校和职业学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鼓励学生选择养老服务专业,从源头上加大具有专业能力素养的人才供给。发展助老志愿服务组织。扶持和发展各类养老服务志愿组织,倡导低龄健康老年人帮扶高龄、残疾等老年人。探索建立志愿服务积分等制度,支持鼓励国家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人员、大中专院校学生等参与养老服务志愿活动。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将养老护理员培训纳入全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启动“康养云师傅”人才培训计划,全州已累计开展技能培训9764人次。其中:养老护理4443人次,健康管理师、家政服务员、公共营养师、保健按摩师等专兼职养老服务工作者5321人,养老从业人员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全面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落实医养结合政策措施。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配合,进一步发挥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推动落实医养结合工作务实举措,促进我州养老服务医养深度融合。
(二)鼓励医养融合发展。落实好养老床位补助和运营补贴政策,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和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机构开设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专区,推动养老、健康医疗等资源整合。积极培育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定制服务,对接专业化医疗服务资源,面向居家老人提供上门巡诊、健康管理、中医保健等医疗卫生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方位的养老服务需求。
(三)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继续做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工作,加大养老机构涉及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问题研究,进一步推动养老机构以医养为重要内容的服务提质增效。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全面落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探索研究养老护理员激励机制,稳定护理员队伍。
衷心感谢你们对民政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更好的改进工作。
2023年8月21日
(联系人及电话:杨正琪 0878-3026891)